2016年1月10日

海外生產模式

在三角貿易的模式下, 事實上台廠都是就地取材,沒特別事不會運材料過去加工,
但老闆信不過大陸人, 通常 業務接單和研發放在台灣.

但現在 "台商訂單恐不保…三角貿易質變 現斷鏈隱憂" ,  隱憂很多, 一直都在,  只要大陸廠有業務行銷的功能,那就是大陸接單,大陸生產.  


這也是我過去工作中面臨的尷尬問題.  


到底海外廠是定位為一個公司,還是只有生產與出貨的功能?  

老闆不會跟我坦白, 也是且戰且走. 

中經院的研究報告點出台灣該有的危機意識,三角貿易收入的高漲是伴隨海外生產比的上升,如今已出現質變,不是早期的帶動台灣中間財出口的效果,最終可能遭到反撲



  • 如果演成「大陸接單、大陸生產」,可能造成台灣接單減少、三角貿易收入縮小、也衝擊中間財出口。

台資廠有這個問題,  只要當地台幹開始以工廠名義接單, 生產, 出貨, 報關或轉廠, 就不用經過台灣總公司這一道手續,  反正帳, 都有記,  董事會對海外業績的認知 如何認列將是關鍵.  你說業績全是海外廠的,  那就是了.  你說海外廠是被投資公司,按權益法認列, 由母公司主導並按比例認列,也沒錯. 
  • 三角貿易收入因海外生產而生,台灣把生產基地放到中國大陸、東南亞等海外,創造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營運模式,這營運模式所產生的收入稱為三角貿易收入。

例如美國蘋果對台灣鴻海下單,鴻海將一大部分訂單交由大陸廠生產,由大陸最終組裝出口,蘋果付錢給鴻海,鴻海再付費用給大陸廠,形成一個美國、台灣、大陸的三角關係,因此稱之為三角貿易。

對, 但台廠已經是在大陸廠收款和付款, 就像個獨立公司.


現在就已經是 "陸幹名義成立公司, 陸幹接單", 也有陸資客戶, 也有台資廠 . 所以變成就業,生產活動全在境外, 台灣變產業空洞化. 老闆還是有賺到錢, 但對台灣產業就業一點幫助也沒有


大陸不但有供應商而且還有品牌商,  台廠三角貿易,來料加工那一套,不太適用,對台灣經濟無益.


"台廠應試著與國際品牌大廠合作跨入新領域,例如台日、台韓合攻物聯網時代商機", 台日訂單, 發到大陸廠生產,  出貨給日本的三角貿易



所以對全球的產業和國際貿易要熟阿. 但可行性及經濟規模有多少?要多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