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接單 海外生產」 薪資未反映GDP成長
朱敬一以台灣接單的筆記型電腦為例,過去,有96%到97%在台灣生產,以廣達、仁寶兩大代工廠的代工占比最高,產業工廠外移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後,形成「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形態,在國際需求依然存在下,訂單數的成長反映在台灣GDP成長率上,卻不會投射到台灣的勞動市場,故薪資成長除了屈指可數的強競爭力產業,如聯發科、台積電、大力光等,他認為其餘產業,如美而美早餐店,漲薪是沒有道理的。
產業外移 資金回台炒房
朱敬一提到,海外生產地從台灣外移到越南、蘇州等地,訂單成長時,由於廠房外移,台灣本地無需花錢擴充廠房、買設備,本地實體投資標的變少,錢轉而用於炒房子、炒股票,他點名鮭魚返鄉的頂新魏家就是如此。外移產業以資訊通信、電子電機產品、精密儀器為比率最高,他提出數字佐證,2001年,資訊通信業僅26%海外生產,到了2013年,已達到87.3%。
台灣為何不轉型?朱敬一表示,台灣企業面臨轉型關鍵的1990年代,當時週邊出現讓這些企業能夠續操舊業的國家,使企業只要將工廠外移,就不必辛苦付出轉型的代價,發展創新的企業僅台積電、聯發科,轉型成功後,薪資跟著上漲,其它多數沒有轉型者,薪資則呈現停滯。
台灣前0.1%的家戶所得占總所得比率的5%
此外,朱敬一也提到消逝的均富,台灣前0.1%的家戶所得占總所得比率的5%,稅率不公,他說,遺產稅率是動態公平的概念,若能課予高稅率,可以防止有錢人的小孩註定有錢,皮凱迪(Piketty)2013年表示最適的遺產稅率為50%到60%,但台灣2009年的最高邊際稅率卻由50%降至10%,高官還大舉出動遊說,反對稅率改革。
連「教育」這個本該是窮人翻身的機會,現在都難以期待翻身,從數字上看,「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失業率,因為學用落差,是所有人中最高的,有52%的受僱者擁有大專以上的學歷,但這些人中卻有1/3的薪水不到3萬元,就連40、50歲的人的都拿這種程度的薪水,朱敬一表示,不知道他們要怎麼過。
政府要簽FTA 卻不說產業目的
朱敬一說,台灣經濟悶,不是「景氣」波動問題,是發動引擎的「轉型」沒有做到,當韓國與中國大陸簽FTA時想著怎麼賣成衣、汽車,朱敬一反問,為何我們簽FTA卻沒有人告訴我們的產業目的是什麼?政府沒有給予完整的論述,僅以「利大於弊」帶過,更沒有完整的經濟政策,評估最應該開放什麼?最不能開放什麼?開放這些能帶來什麼好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