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4日

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分析, Value Chain Analysis (note1)



台灣電子業職場 我是沒有遇過,有人開會會用這個工具. 我高度懷疑這概念在很多慘業裡 根本沒有人重視, 更別說全員的深刻理解,身體力行, 進而落實到每一個成員的工作中, 與自己的工作和績效連結. 

沒有深入了解, 沒有精心設計, 當然別寄望會有好的價值產生.  
台灣的老闆都有他的考量的啦, 能講理的機會不多.

但是, 現在很多公司連淨值都不到,  那種破淨值的公司工作的價值就是跟大家一起糊一口飯吃.

應該深刻思考自身工作能產生什麼價值? "工作含金量" 為何?

價值鏈可以跟損益表對照的看, 並善用成本會計, 估算部門成本 ,  算出部門的產出, 
適當用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也是應該的 (note2),

適當而非過度或政治角力的績效連結設計,理解自我在企業產出的價值, 才知道要怎麼改善.

爛公司肯定不跟員工談這些, 員工當家僕, 績效連接不起來,或只跟自己人算績效, 其他員工拿工錢.   

沒有完美的企業 但要會辨別爛企業.


(note1: http://doc.mbalib.com/view/c38018c1fdb2fa12cf4fcae9b3f480e5.html)
(note2: http://joe-industry.blogspot.tw/2014/08/eva.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