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是舊文 但值得一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并对研发设计等11个领域重点扶持。可见,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传统制造业的价值链重构将产生颠覆性影响和巨大作用。
一、生产性服务业是过程产业,具有明显的知识密集性、产业关联性和外部化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是面向生产过程的服务,是作为其他产品和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通常包括研发设计服务、物流与运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等。
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消费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直接满足最终需求,生产性服务业则是为了生产和创造更大价值而进行的中间性生产消费。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强的知识密集性,知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过程是其发挥作用的最重要途径,金融、会计、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日益专业化推动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有些生产性服务活动本身就是从制造业企业中分离出来的。
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相互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正向关联性。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内部的服务项目正在日渐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专业性的生产服务行业,使得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外部化”。
二、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价值链重心,已成当今国际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口
生产性服务业是当今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当前,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到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这些活动在不同环节产生的附加值不同。全球价值链被分为三大环节,分别是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其中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是最具价值的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环节。
从全球看,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生产性服务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发达国家依靠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主导着全球生产网络和产品价值链,显著提高了产业发展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获取了巨大的超额经济利益。
全球生产制造服务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围绕着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纷纷制定相关政策体系。在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和促进机构方面,美国的政府商务部门分别与能源、资源环保、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官员组成促委会,着力协调和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日本东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和金融厅两大政府机构成立了服务业专门研究小组,以协调和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出台系列产业发展政策方面,美国的金融、咨询、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一个以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浪潮;韩国财政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增强服务业竞争力综合对策”,改善服务业经营环境,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税收、融资扶持。在推动服务外包与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美国曾专门制定“服务先行”的出口促进策略,重点促进商务与专业技术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产业已经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总体上看,我国产业仍然偏重于生产制造环节,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中低端。因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
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结构矛盾和创新短板,对制造业的价值链重构成为未来重要使命所在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然而从国际比较、自身内部结构和创新能力看,均存在较大差距。
近10多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发展较快的北京、上海、广州,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
目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32%,生产性服务业仅为16%,
相较于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12%、28%)、
英国(制造业增加值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11%、28%)
日本(制造业增加值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19%、15%),
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高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
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以金融、综合研究和科学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全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重约为56%,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仍然较高。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缓慢,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生产性服务业缺乏核心服务能力,导致无法满足制造业企业的专业化需求,阻碍了制造业升级步伐。
更要注意的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创新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没有发挥好向制造业输送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生产要素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是核心技术投资不高、生产性服务市场垄断程度较高、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可见,如果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长期存在结构矛盾和创新短板,势必难以发挥在价值链两端的作用,也必将使我国制造业继续处在价值链低端。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分布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但是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随着经济规模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迅速增加,也提高了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而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增长是依靠制造业部门中间投入的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将随之加深。因此,积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重构我国独立自主的制造业价值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紧迫性。
四、制造业价值链重构更加强调服务价值,生产性服务业需着力发挥系统整合与专业化市场服务作用
在现代生产中,企业利润的主要价值链已经不在于加工制造,而在于产品的研究设计、市场开发等生产性服务链条上。
一个生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阶段服务的优势,因为贯穿于生产三个阶段的服务,在产品价值链中都胜过生产制造阶段。
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中,这种软性投入所产生的增值已占到总增加值的70%以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先进生产线的使用,使不同企业的产品在物质形式方面的差距很小或者不存在,要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就要靠大量生产性服务的投入。
服务是产生差异性的主要手段,因此制造企业价值链正在向服务的企业价值链方向转移。
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出现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如技术研发、管理咨询、信息服务、营销服务、物流等,它们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知识资源和技术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统合、协调、控制、计划、评估等功能,不仅为制造业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是价值链得以运转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价值链重构过程中,必须发挥系统整合和专业化市场服务的作用。
在系统整合作用方面,发挥研发的系统整合与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智能柔性平台,促进制造业产品技术创新的原创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价值,利用新兴战略技术,加快制造业的战略转型和合作体系建设。
在专业化市场服务作用方面,利用原材料物流产品和信息服务专业化市场交易平台,通过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资产管理、跨境商贸服务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和创新我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渠道、品牌战略、客户关系管理、运营服务、投融资体系、国际国内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生产性服务业的系统整合作用和专业化市场服务业作用的有机结合,必将逐步逆转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的价值链低端的不利格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