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台灣晝政府與老板的思維真是遺憾與感慨
沒錯,他们的觀念就是如此.
Abstract:
- 過一直停留在「農業社會工廠經濟時代」的思維
- 其所針對工商企業部門進行監理、檢視、評價、判斷,乃至予以輔導與協助,無論是論斷企業之優秀與否,以及值不值得予以用力促進發展、值不值得費勁拉拔支持與輔導,根本上都視其「是否有足夠且雄厚的實物資產」來為取決與定奪
- 擁有高度資產或實體資本(physical capital) 的企業,無論其為先進或落後,都可以得到更多的行政支持、金融協力與社會投資大眾的青睞及擁護,對於即使擁有普遍商譽知名度,以及市場普及率、對外競爭力,與乎前瞻發展潛在性的企業,祇要其手中的實物資產「阮囊羞澀」, 則無論如何是得不到政府主管機關、幾乎所有金融機構的協力與支援
- 台灣的所有會計師評價方法準據,還是一直死守著「農業社會工廠經濟型態」的理則與思維,任何事物價值的「有無」與「高低」,都必須建立在「眼見為憑」的「事後評鑑」(expost appraisal) 之基礎上,才有可以被納列入帳且作數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