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4日

從金馬獎看政策調整

今午不經意看到電視重播這屆金馬50的節目,  我已很久不碰電影,看了一下, 有感而發.  

台灣總統民選前後就開始台灣意識的自覺與啟蒙,從政治意識上反映到各行各業,  "本土主義" "保守注義" 蔓延, 在產業上希望能以"戰略產業的一環"的定位進入全球供應鏈.  

但從90年代 台灣新新電影以後 台灣電影業進入冬眠時期, 加上本土意識, 保守主義當道, 能符合台灣電影的條件 大大限制了金馬獎的徵展廣度, 要求台灣化的規定很多, 例如要求台灣的資金, 台灣的演員,台灣的...以為用規定的限制就能代表"台灣"....,反正 搞砸了,  反而更小,更狹隘,更蕭條..    

現在在看到金馬獎, 深深感覺到政策力道調整的鑿痕,  從只看台灣調整到泛華人市場,  整個廣度打開了, 各種華人,各種題材, 各類華語都有,  定位從"戰略產業的一環" 調整到 "文化交流競技的平台". 

台灣沒有文革的傷痕 ,讓文化活動有歷史可以追憶, 這種政策的差異化做法是台灣政府的高招, 對岸就是缺在開放性,和歷史的斷鏈.  

問題的癥結就是在"開放"這件事上.  
如果是封閉,保守, 排外的意識引導出的政策, 那台灣根本什麼都不是,也沒得好看的,  但當什麼人都來了, 這可就熱鬧了.  

從金馬獎可以看出政策的影響力.  
台下龍應台坐在下面, 有點像個文明廣度自由的保證,  
但也許這樣的自由也是一種政治力力量的運作.  原來創作自由是要很多人在背後保護,力挺 排除外力才能讓各種創作得以發光,  台灣只有開放,民主最值錢, 其他根本什麼都不是,  比硬體,上海大劇院, 廣州大劇院...稱頭的表演場所,大陸多的多. 開放對大陸是一種壓力, 不開放,沒什麼好看的.    

我不見得認同太大的政策力道主導文化活動; 但很多創作活動, 拍片, 舞蹈,戲劇, ... 也就是在這補助中,篳路藍縷走過來, 政策有點幫助, 競爭還是公平. 這些創作活動能像產業一樣研究嗎? 從以前到現在都只是一種理想.

夢想也是自由主義下的產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