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大眾蘇州廠關廠 20家台商跑路


▲蘇州金雞湖畔,「蘇州工業園區」一景。(新華社)
▲蘇州金雞湖畔,「蘇州工業園區」一景。(新華社)

 曾風光一時的大眾電腦蘇州廠傳出已結束營業關廠,於此同時,今年內共 有10、20家台資企業撤離蘇州園區目前「查無此號」。當地台商指出,今年因出口訂單縮減加上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少華東地區中、小型台資與韓資企業無預警 倒閉「跑路」,唯至今究竟有多少台商因營運不善倒閉,尚無官方公開統計數字。
 
據了解,進駐蘇州的大大小小台資企業,大型如和艦半導體,小的如電子零組件等約近千家之多,依蘇州園區台商透露,僅園區內便有6、7百家,但近期台商協會向當地台資企業註冊地址發函,結果發出的2百件通知函中有約10%遭「退件」,皆已人去樓空「查無此號」。

 當地台商透露,有的企業是倒閉清算,也有企業主就這樣無預警的「走掉了」,留下一個爛攤子。其中,蘇州園區相關管理人士證實,曾風光一時的台灣大眾電腦蘇州公司已於當地結束營運關廠。

 知情人士指出,大眾電腦2001年才投資蘇州設廠,這次有計畫、有步驟地結束營運,過程還算平和,並未發生嚴重糾紛,因此外界多未聽聞,「就這樣悄悄地走了」。

 園區引資變選資

 園區相關人士透露,由於蘇州園區土地資源已經飽和,新的土地稀缺,因此對許多廠商撤出園區,某種程度也視為「騰龍換鳥」的機會,可利用騰出來的舊廠址招攬符合園區產業結構的新企業進駐,包括高新、低汙染環保節能與金融服務業等。

 園區已從當年的「招商引資」轉為「招商選資」,想要入駐園區的廠商還真不如早年容易。

 台商營運埋危機

 一位台商觀察,去年、前年華南地區東莞許多台商跑路,多數是技術附加價值不高的中、小企業,但今年以來由於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出口訂單減少,加上 人民幣升值,大陸人口紅利消失,人工和原料成本不斷上漲,貨幣政策緊縮讓銀行融資之路更狹窄,許多華東地區台商也面臨營運危機,不是關廠就是遷到中西部或 東南亞。

 據大陸方面統計到今年4月止,大陸地區進入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便有35家,非上市公司約160多家,這還不含台資企業與未浮出檯面上的企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